-
行走河南,读懂中国,开封古城文脉千年仍风流,河南开封历史悠久,文化厚重,从夏朝、战国,五代时期,以及宋、金等王朝均在此建都,所以被称为八朝古都,
遗憾的是由于黄河的水灾,开封在历史上被毁了5次,也在原址上重建了5次,从现在的开封古城墙遗址可以看到,开封是城上建城,城下还有层层古城,最后一次是公元1642年,李自成起义军第三次攻打开封时,黄河决堤,水漫开封,城毁人亡,三十八万军民仅约两万人幸免于难,古城开封遭到灭顶之灾,昔日的开封古城早已无存,
几百年来人们对开封认识,是从古典戏曲《铡美案》、《秦香莲》,影视剧《包青天》,《三侠五义》,以及杨家将的天波府中了解的最多,
2003年开封市以宋代开封府为原型,在废弃的遗址上重新建成了主题文化景区开封府,素有“八朝古都”之称的开封府,被评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,
园区内有府衙文化区、包拯传说文化区、道教文化区等九大景区,以府门、仪门、正厅、议事厅、梅花堂为中轴线,并在景区大门前设置《开衙迎宾》,《榜前捉婿》等表演活动,
我们随百事通旅行社组团来到这里,盛大的迎宾队伍手持彩旗,分列两队走出城门,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游客。
府衙文化区以鸣冤鼓、戒石铭、大堂等为主题,很多游客来到这里,虽然没有什么冤情,但却兴致勃勃非要去击鼓鸣冤,觉得好玩,我则上城楼撞钟祈福、保重身体,要看够祖国的大好河山。
在正厅前的戒石铭上刻有公生明三个字,时刻提醒官员只有公正才能明察秋毫,大堂庄严肃穆,是开封府长官发布政令、审理要案的地方,大堂上有“清正廉明”的匾额,公案两侧摆放着“肃静”“回避”虎头牌。大堂前放置了龙头、虎头、狗头三口铜铡,龙头铡用于处决犯法的皇亲国戚,虎头铡用于处决违法的贪官污吏,狗头铡用于处决违法的刁民恶棍,
梅花堂位于一个四合小院中,是包公“倒坐南衙”的地方,北宋时期,包拯在开封府任职时,发现守门官吏索要贿赂,导致百姓告状不便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他打开后门,允许有冤屈者从后门进入官府。这一举措被称为“走后门”,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走后门的含义逐渐演变为贬义,从最初的便民措施,演变为通过关系和贿赂获取利益的行为。
今天的开封府虽然不是原汁原味的古城,但开封府遗留的文化却深远的影响着中国。举报